“奔县游”走红,能否成为县域经济新风口

  看“村超”、体验采茶……近年来,一些县城成了不少旅游爱好者的“心头好”。

  携程发布的《2025“五一”大数据预测报告》显示,“五一”假期县域市场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%,增速高出高线城市11个百分点。木鸟民宿平台的数据显示,截至4月17日,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126%。

  图表来源:携程《2025“五一”大数据预测报告》

  县域旅游的火热,让安吉、隰县、榕江等不少曾经陌生的名字被大众熟知,有的持续创新吸引游客反复“打卡”。

  县域旅游缘何升温?这股热潮是“昙花一现”吗?透过“奔县”潮,看懂背后逻辑与机遇。

 “奔县”正热潮

  “真的挑花眼了!”来自上海的邱女士说,家里有学龄前的孩子,她并不想舟车劳顿,因此打算把五一假期目的地选在浙江安吉。“从上海开车出发3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云上草原、竹博园这些‘遛娃圣地’,既可以看自然景观又可以看大熊猫,感觉非常适合亲子游。”邱女士说。

  2025年3月22日,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“彩云人家”民俗村,当地村民与观众分享食物。 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

  像邱女士这样的游客不在少数。据《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》显示,2023年全国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42.95亿元,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08.27万人次,同比分别增长41.19%、35.18%。

  “县域在保持地方特色方面更具优势。”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罗兹柏表示,县域作为连接城乡的枢纽,既具备乡村的特质,又能提供相对完善的服务设施。满足了当代旅游者对“松弛感”“在地体验”的追求。

  “现在的旅行者更理性,更注重旅游的质价比。相较于节假日期间人满为患、物价高昂的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,县域游优势显著,游客花费同样的金额,能收获更高质量的服务和更好的体验。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表示。

  “这一系列转变折射出,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后,消费者对‘舒适体验’的追求超越对‘到此一游’的执念。”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副院长王相华表示。

  除旅游观念上的变化外,县域旅游的供给质量也在提升。2023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县域覆盖率,已由2012年的73%提升至93%。

  2025年3月19日,一列高铁列车行驶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合福高铁线路上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

  交通网络完善让“奔县”不再困难。目前“6轴、7廊、8通道”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覆盖全国超过80%的县,服务全国90%左右的经济和人口,且仍在延展、织密、提速。

  “县域游的走红绝非偶然,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交通、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。”王相华进一步举例,“从各类县域旅游排行榜中可以看出,浙江省上榜的县居于前列。但仔细观察榜单就会发现,排名靠前的县域大多集中在杭州和上海周边区域。这种现象揭示出,县域旅游的繁荣往往需要依托、背靠大城市辐射效应,具备完善的交通网络和高质量的基础服务配套。”

 “出圈”基因

  中国的县城数以千计,有的地方走红后,便引来争相模仿,“想你的风”吹到了全国各地,“出圈”的却寥寥。

  小城“出圈”的关键是什么?

  “00后”游客陈先生分享了一段今年春节的县城旅游体验。

  “在福建莆田下面县城的那些天里,拆桔塔、游板凳灯、枫亭万人大游灯,各式各样的活动目不暇接。当地老小都在为这些活动忙碌,非常热闹。沉浸感拉满!”陈先生说,“如果有机会,我还想带我父母也来感受一下。”

  2025年福建省莆田“尾暝灯”文艺踩街活动举行。这是活动开场的舞龙舞狮表演。(2025年2月26日摄)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

  “不同于后天‘移植’的古镇古街,这种在地文化是县城的核心竞争力,老百姓参与度高,极具生命力,是避免同质化的关键。”吴丽云表示,比如近年来“出圈”的“村超”“村BA”有相似特点。

  记者观察到,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里,排名靠前的多围绕当地特色构建竞争力。例如江苏常熟依托“铁琴铜剑楼”等稀缺藏书文化资源,打造虞山徒步线路与轻越野赛事,以文化体验与生态运动的差异化组合激活全域旅游;湖南浏阳深耕“花炮之乡”非遗IP,举办多场沉浸式焰火秀吸引游客;山东曲阜以孔子故里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,开发 “祭孔大典”“孔庙开笔礼”等沉浸式体验,走出一条中华传统文化IP创新转化的路径。

  “现在各地政府对文旅发展的认知也在发生转变,决策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,文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挖掘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、美食文化等差异化资源,而非盲目追求大拆大建或浅层时尚化。”王相华表示。

  2025年2月15日,观众在湖南省浏阳市天空剧院观赏“春焰启幕 星耀浏阳”周末焰火秀。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

  王相华表示,以浙江为例,近些年,浙江省系统推进的“文化基因解码工程”和“文旅资源普查”等工作,为地方文旅发展打了很好的基础,也引导了各地深入梳理本土文化脉络。

 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

  位于山西临汾的隰县,2024年国庆因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爆火被更多人所熟知。在“悟空效应”加持下,隰县十几年不变的老样子发生了剧变。

  县城北街上,道路、房屋进行了改造,两侧房檐下挂着灯笼,一个脚踏祥云手持金箍棒的悟空像立在街口牌楼下……

  游客在山西省隰县小西天景区欣赏满堂悬塑。(2024年10月5日拍摄)新华网 发(刘英摄)

  隰县文旅局局长赵会兵说,隰县目前正着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,加快推动全域旅游,提供更多优质旅游目的地,减少游客等待时间,把各项服务的软硬件都提升上来。

  趁着“奔县游”的热潮,部分县域正对文旅基础设施和服务短板进行提升,以期解决通往景区道路条件不够、停车位和厕所不足、移动网络信号不稳定、住宿卫生条件参差不齐以及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性等问题。

  县域旅游的火爆不仅是文旅产业的变革,也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。

  受访专家表示,外来消费的涌入可以有效提升县域的市场化水平,推动城市品牌的推广。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,同时促进内外消费的良性循环,激发创新创业活力。

  此外,县域旅游还带来了城乡融合的新机遇。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场所,旅游的流入推动了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。例如,城市游客在县域旅游中对当地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表现出浓厚兴趣,这种外部需求直接推动当地的消费增长,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。

  游客在安吉夏阳村的露营地里休闲游玩(2024年11月30日拍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发(潘学康摄)

  以地处长三角区域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为例,2024年,全县接待游客3402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超475亿元,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.9%。

  “在安吉,旅游从业人员超4万人,旅游收入占农民直接收入比重20%以上,民宿管家、乡村导游等新职业涌现。”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党委委员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队长诸海波表示。

  “我们还探索建立乡村优质资产、资源量化入股,村集体和农民拿租金、挣薪金、分股金的利益联结机制,推动乡村项目发展和农民增收。”安吉县委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。

 “半日游”尴尬何解

  “出圈”只是第一步,如何让县城持续保持吸引力?

  “持续创新是关键。”吴丽云说,“网红产品生命周期也就是一年多,没有哪个地方可以靠一个产品吃一辈子。”

  比如贵州省榕江县,原本并非传统旅游热门地,因“村超”爆火一跃成为现象级目的地。但当地并未因此“躺平”,而是持续上新,陆续推出“足球+美食非遗”“足球+‘一带一路’”“班超”联赛等系列活动。

  持续创新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“他们既要懂市场、懂审美、又要懂在地文化。很多地方开发水平不高,恰恰反映了专业人才的匮乏。只有解决人才短板,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产品的高质量发展。”王相华表示。

  演员在贵州“村超”球场演唱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中的侗族大歌配乐(2025年3月1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
  此外,当前县域旅游仍然面临着如精品夜游线路匮乏、旅客过夜率低以及重复游览率不足等问题。

  携程研究院分析师周慧婕指出,数据显示,我国约60%的消费发生在夜间。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,游客停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旅游消费的水平。“过夜游”游客的数量决定了当地文旅消费的高低。

  县域间的旅游联动被认为是吸引和留住游客的重要策略。例如,在浙江,新昌、天台、仙居、临海等地携手打造了浙东诗路“新天仙配”黄金旅游线;广西天峨、乐业、凤山、南丹和贵州平塘五县联合成立了“天字号”旅游联盟,共同推出文化旅游项目和爆款产品。

  然而,这类县域间的旅游联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较为稀少,这也加剧了县域仅能“半日游”的尴尬,游客往往只能在短时间内匆忙游览,难以形成持续消费。

  “以长江三峡旅游线路为例,涉及重庆、湖北等多个行政区域,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各自为政,没能够充分发挥整体优势。”罗兹柏表示。

  游客在重庆奉节白帝城游览拍照(2025年2月13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

  罗兹柏认为,推动县域文旅联动的关键在于建立政府主导的区域协作。“跨区域的政府间合作平台是促进协同发展的基础。”他说,区域协作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联合,更需要有效的盈利机制协调,以确保各方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。

  罗兹柏还指出,提升区域协同发展的认知水平也至关重要。相邻的县域通常拥有相似的资源优势,因此,需要通过差异化定位来实现优势互补。在实际操作中,旅游产品的组合和线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。

  有行业从业者建议,旅游行业内部的合作同样关键,市场主体如旅游企业和平台公司也应积极建立行业合作关系,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深度合作。最终,区域内的“竞合”关系应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良性竞争,互相促进,共同提升区域的整体吸引力。


版权声明

本文收集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网友评论

精彩评论

标签列表